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就抑郁了?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!
来源: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
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,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。
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,一个行为,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巨大阴影,以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。
很多父母不明白,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就抑郁了?
其实,孩子抑郁大都事出有因,父母要先从自己开始,找找原因,看看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对待过孩子:
过度关注孩子学习
情景一
“你怎么这么笨!”
“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!”
“你好好学你们班小王同学,人家多聪明!”
父母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,但对学习的过度关注,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。
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,做到理解和鼓励,不要一味地追求好成绩。也不要总是将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,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,加剧他们的抵触心理。
打骂孩子、往孩子身上撒气
情景二
“你真是太没用了!”
“你怎么这么没出息!”
“白生你了!”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对孩子有巨大影响。父母吵架、家庭暴力等压抑的气氛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抑郁的因素,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,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。
家长要有耐心,用更科学的方式去教育、去引导自己的孩子,真正去爱孩子。
拒绝与孩子交流
情景三
孩子:“同学们都嘲笑我长得难看……”
家长:“别烦我,没看见我正忙吗?”
长相被同龄人嫌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过,即使家长正忙于工作,也请不要忽视孩子此刻面临的问题,这也许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不要说“没什么大不了”这样的话,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他、不在意他,挫败感与无助感会进一步加强。
讥讽孩子
情景四
“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,竟然知道主动做家务。”
“这次考试居然考了满分,可真让人吃惊。”
嘲讽对孩子来说,是一种能量极大的人身攻击。因为无法一眼看到内在伤痕,成年人往往会忽视语言带来的伤害。
家长应当避免带有嘲讽的回应,即使真的出于幽默,也可能让孩子误解,成为心理阴影。
把压力转交给孩子
情景五
“你曾经是个很优秀的学生,最近成绩怎么差得这么离谱?”
“你这种成绩能考上什么大学?”
“我还怎么跟你张阿姨炫耀,一点不知道给父母长脸!”
越临近考试,考试越重要,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。对于孩子,要试着给自己减压,考差了也要放下自责,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。要一直相信自己,同时努力安抚自己,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怀疑和不理解。
对于家长,应该给予孩子更宽阔的空间,缓解他们的压力,而不是转交更多的压力。
打击孩子的梦想
情景六
孩子:“我以后想环游世界,看各地美丽的风景。”
家长:“不要总是做不切实际的梦,你是个学生,如果不能搞好学习,有什么资格谈梦想?”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一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。虽然帮助孩子认清现实也很重要,但家长完全可以用鼓励和支持回应孩子。
人生有梦想才完整,追梦会让孩子们倍加努力,不应过早劝他们放弃。愿孩子们永远有梦。
我们大多数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高一等,因此在与孩子交流时,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,总是用批评指责的口吻和孩子说话。
其次,现在的父母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,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。
温馨提醒:
父母期盼孩子品学兼优是人之常情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过度的给孩子施加压力,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当下最重要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