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,精神障碍高发,以下是一些关于精神疾病发作的表现!
来源: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
精神疾病患者中的部分人员,会在愈后出现复发的现象。疾病的复发和患者治疗的依存性、不合理的服药方式、病情发展情况等都有一定的关联性。对症治疗则是精神疾病治疗的有效途径,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,识别精神疾病复发这一关键环节,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过往许多证据显示,疾病复发与复发前经历的生活压力事件相关。这些生活压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创伤性经历、丧亲、经济上的困难或纠纷、社交问题、家庭冲突、婚姻问题、搬家、疾病与损害、自然灾害等。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究竟有多大,学界还未达成共识。
对于精神疾病的及早干预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,并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。因此,定期监测和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征兆是非常重要的。
以下是一些关于精神疾病复发的表现:
01
症状的复发
就是患者发病时出现的最早的精神病性症状又一次表现出来。如,自语、发呆、自笑、多疑等。
02
自知力丧失
这是精神病复发的早期症状很重要的标志,主要的表现为患者以各种理由否认自己有病,拒绝服药,不服从治疗。
03
睡眠障碍
多指睡眠节律的改变,通俗的讲,就是患者白天大睡不起,晚上精力充沛,或整夜不眠,也有患者一连几昼夜不睡觉。以上这些表现,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,而抑郁症多表现为早醒。
04
季节变化的影响
对季节的交替变化,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,但有些人对季节的变化较敏感又难以适应,就有可能患病或复发,精神病人也是如此。就一般情况而言,精神分裂症好发于春秋两季。躁郁症发病的一般规律是春季易躁狂,秋季易抑郁。
《健康时报》曾刊文称,春季是精神障碍的高发季节,人的代谢进入旺盛期,易造成情绪的波动。患有精神障碍或有相关病史的人,应注意春季的预防保健,
警惕精神疾病复发的“信号”
01脾气“急”:
如果患者的脾气突然变得很暴躁,不喜欢跟家人说话,甚至变得蛮横无理,有可能就是精神疾病复发的表现之一。
02服药“倔”:
如果发现患者有不愿意服药、把药藏起来或吃到嘴里又偷偷吐掉等行为,注意患者可能是精神疾病复发。
03精神“懒”:
精神疾病在复发之前,患者在生活中会变得比较懒散,不讲究个人卫生、工作能力下降以及注意力比较难集中等。如果精神病患者生活中出现这些变化,需要小心了,有可能是精神疾病复发的前兆。
04 表情“呆”:
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的时候,表情会变得比较麻木、双眼发直,以及目光呆滞或经常走神等,即使有外界的刺激,患者的表情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这时要高度注意患者可能是精神疾病复发。